79岁的台湾高雄人甚至张至荣扛着木箱带回共25卷,超过25公斤的“云希张家谱”。
昨天上午,在义乌城区一家文化单位工作的张先生打进本报热线:“我是义乌市上溪镇人,前不久老家送来一套《云溪张氏宗谱》(2005年版)。我翻阅后,发现里面有很多令我惊喜的故事。今年3月19日的台湾《联合报》还刊登了《云溪张氏宗谱》跨越海峡抵达台湾高雄张家的消息,海峡两岸的张姓云溪派族人都以自己是唐代名相、诗人张九龄的后裔为荣,所以特别想和新报读者分享一下。”
昨天上午,在义乌市某文化单位工作的张先生拨打了我们的热线电话:“我是义乌市溪镇人,最近送了一套《云希张氏家谱》(2005版)。我浏览了一下,发现里面有许多令人惊讶的故事。今年3月19日,台湾的《联合报》也发表在《云溪张氏宗谱》穿越海峡到达台湾高雄张家的消息,海峡两岸的张姓云溪派族人都以自己是唐代名相、诗人张九龄的后裔为荣。”
张先生说,对家谱的研究并不深入,在他的介绍中,记者昨天中午看到了“云溪张氏家谱”延续委员会的几名工作人员。
盛世修家谱
66岁的张至顾从工商部门退休后,在义乌市锁匙坯行业协会担任办公室主任,他是《云溪张氏宗谱》续修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听说来采访续修家谱一事,他马上给几位修谱参与者打电话。
张先生说,66岁的张至顾从业务部门退休之后,便担任义乌市锁匙坯行业协会办公室主任,他是《云溪张氏宗谱》续修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听说了我们此次关于家谱继续的采访,他马上给多个参与修谱者打了电话。
“发起续修家谱的契机很偶然。两个张姓企业主在老家上溪聚会时,认为续修家谱可以凝聚人心,遂一拍即合,于2003年10月30日组建了续修委员会。他们请我们几个老同志去各村收集老谱、查阅资料,很多村子白天都没人,我们只好晚上去找,每天采访整理到深夜。”张至顾说,“解放前最后一次续修家谱是在民国二十五年,即1936年。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家谱都被视作‘封资修’的产物,‘文革’期间反对宗族主义,更不敢续修。”
“开始续修家谱的契机很偶然。两名张姓企业家在上溪聚会,认为家谱的延续可以凝聚人心,便一拍即合。在2003年10月30日成立了一个续谱委员会。他们上门请我们几位老同志去村里搜集老家谱,查阅资料,许多村庄白天没有人,我们只得等到晚上去,每一次采访都在深夜。”张谷说,“解放前最后一次延续家谱是在国民二十五年,也就是1936年。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家谱一直被列为‘封资修’,‘文革’期间反对宗族主义,所以都不敢修家谱。”
此次修谱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2005,《云溪张氏家谱》出版。
镇名的来历
据家谱记载,云溪派张姓于元代至大三年从金华莲塘(金东区曹宅镇潘村)迁居云溪(义乌市上溪镇),经过700多年的繁衍,包括从上溪迁居义乌城西、婺城罗店、金东源东等地的族人在内,云溪派张姓已逾4580人。
据族谱记载,云溪派张姓于元代至大三年从金华莲塘(金东区曹宅镇潘村)迁居云溪(义乌市上溪镇),经过700年的培育,包括从溪迁至义乌城西、婺城罗店、金东源东等地的族人在内,云溪已有4580余张姓人。
目前,在镇上居住的3000多张姓人,张姓也有“上溪第一大姓”的美誉。
63岁的张守统是迁居上溪的第二十五代,他结合一些老谱考证了上溪这个地名的来历,研究已被列入家谱延续第。
张守统告诉记者:“上溪一带有三条小溪,一名黄山涧,一名长富涧,一名贝家涧,后汇入航慈溪,在贝家涧流入航慈溪的中段称为云溪,我们迁居过来后有两个村都以水命名,故云溪两岸的村庄都叫云溪村。明末时先民觉得两个村同名称呼起来诸多不便,就把其中一个云溪村改名为云门村,另一个云溪村改名为上溪滩村。到了清代嘉庆七年,张大宗祠落成时,族中缙绅文人觉得上溪滩的名字太俗气,便改上溪滩为上溪,并且沿用至今。”
特殊的捐款
张至顾说:“为了这次续修家谱,我们联络了包括衢州、江山、建德以及浦江县黄宅镇等所有房头的后裔召集人,绝大多数族人都很支持,纷纷捐款赞助。其中最远也最令我们感动的一笔捐款来自台湾高雄,捐款人是张至荣,他托大陆的堂叔送来一万元钱。”
采访时,听说台湾高雄有位老人家独自从大陆背回重逾25公斤的《云溪张氏宗谱》的故事被台湾《联合报》于今年3月19日刊登出来,张至顾感慨:“我和他同宗同辈,有机会我很想到台湾会会这位素未谋面的好老乡。”
昨天下午,记者赶往毗邻浦江的小山村先塘(城西街道分水塘村的自然村),找到了张至荣的堂叔张希福。张希福早年加入新四军浙东纵队八大队,担任自卫中队中队长,参加过抗日战争。他今年85岁,耳聪目明、精神矍铄。
他拿出堂侄张至荣写给他的信件向记者介绍:“张至荣和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三年,后来他随着工厂老板去了台湾,当时只有18岁。我比他大,在上海时常照顾他,所以到现在我俩的关系还很好。”
张至荣在信中说,16岁时他去了上海,在一家私人的机械厂当学徒,承蒙张希福的照顾。后他被派到台湾来,60年来就在台湾落地生根,先在高雄办机械厂。61岁时他还去上中学补校(相当于大陆的高复班)读书,后来上了空大(相当于大陆的电大)。
接下接力棒
张至荣的双亲都葬在先塘村。几年前,张至荣曾和老伴回过义乌上坟。老伴去世后,他又两次回义乌看望尚健在的嫂子。得知故乡续修家谱,2003年年底张至荣只身一人从高雄到义乌参加授谱仪式,回台湾时又装箱扛回整套家谱。他在给张希福的信中写道:“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也都是炎黄子孙。我终身难忘故土,因为我们的故土就在中国。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我是一个人搬回来的,真的很重!”因为全套宗谱25卷,用实心木头特制的箱子装着就更重了。但为了让孩子们知道寻根,他说:“无论多重,都要把家谱扛回高雄来。”
不久前,在外地工作的儿女从老父友人口中得知老父独自扛回一箱家谱,女儿张素静感动之余,向《联合报》记者表示,她决定代父接下修谱棒子,参加以后修谱行列。看到子女也重视起家谱,张至荣说:“用那么大力气扛回家谱,值得。”
开明的家训
“你看,我们续修的家谱用高档字典纸印刷,仍沿用老谱繁体字竖排的版式。而且,我们这次把女性也列入了家谱。”张至顾说,“更让我们自豪的是,在整理老谱时,我们发现73年前的1936年版家谱就记载了和计划生育理念相同的‘婚娶育儿’家训,明确地提出‘戒除早婚节制生育’、‘宏奖人才向外发展’等,优生优育、节制生育的观念比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的计划生育观点还早了20多年,很有先见之明。”
“你看,我们续修的家谱配上了高档的纸张印刷,但仍沿用繁体字和竖版的排版。另外,我们还将女性录入家谱之中。”张至顾说,“我们很自豪,我们在整理老家谱时,发现1936版家谱在73年前对“婚姻家庭计划生育同一概念的记录”明确提出“摒除早婚和生育控制”和“宏奖人才向外发展”,早期规划看优生和节育观念比经济学家马银楚早提出了超过20年,有先见之明。”
记者看到,原来的家谱写道:“摒除早婚,节制生育,年龄体质不成熟的孩子,经济没有独立,不可使其婚假。婚后亦当注意卫生和节育,这样你的孩子就有机会受到更良好的教育。青年精神、智慧和身体还可不断发展,儿童生存权和受教育权得到保障,社会的良性发展,宗族的长期繁荣,便可以期待了。
此外,家训之中有关于家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很先进。1936版序言中写道:“食物供应和人口再生产是定量的,人口繁衍愈演愈众,有限的土地和食品为无限人口的生活,物资日感困乏,而穷人则增加。”体现了人口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资源与环境,这与当前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共渡网微信公众号:hds14190135_db-hds14190135_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