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老花镜,毕吉琛抬头望着天花板回忆说,退休后,老两口在村里开了一家书店,儿女有出息,老两口生活衣食无忧。直到十一年前的一天,村里一位在史志办工作过的老大哥毕吉信找到了他们。告诉老两口,自己一直有个未了的心愿———整理毕氏家谱。由于年事已高,自己无力完成。而毕吉琛夫妇是村里的“老人”,都念过书,对村里的事也都了如指掌。老大哥就将这个重任托付给了毕吉琛夫妇。
编修家谱,只因老大哥的一句嘱托!
毕家疃,一个有着448年历史的村落,随着城中村改造的进程的进行,如今这里已经高楼林立。66岁的毕吉琛和65岁的毕锡惠就住在由毕家疃改造的昌鸿生活小区内。客厅不大,一张书桌摆在进门显耀位置,桌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摞厚厚的稿纸。“这些都是整理家谱用的。”男主人毕吉琛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的第二台笔记本了,“之前那台不堪重负,罢工了。”
毕吉信一句“老毕家该有头有尾”的话,深深触动了老两口。于是2001年3月,老两口开始着手整理。退休前,毕锡惠是毕家疃的村里会计,对村里的情况了解透彻。于是,毕锡惠主要负责采集信息,毕吉琛主要负责编写家谱。这样一写就是10年,500多页家谱承载着毕吉琛老两口无法言语的艰辛。
十年艰辛,万人家谱终于著成。
毕吉琛和毕锡惠老两口用10年谱写了600多年的家谱情。在谈及如何采集家谱信息,毕锡惠老泪纵横。“威海毕氏家谱,只有祖先留下的1922年前的一点线索,其中的内容断断续续。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家谱要从头开始,要从威海有姓毕的人时开始。”毕锡惠说。
采集家谱材料,有很多人都不理解老两口。“但认定了,就一定要完成。”毕吉琛夫妇俩这股子拼劲,感动了身边无数人。为了求证1922年记录断断续续家谱作者的年纪,毕吉琛顶着酷暑来到村里的坟地,连续三天,逐个坟地查找,一个个坟头对照名字,终于在一个长满草的墓碑上查证,当时作者的年纪正值壮年,符合能够记录家谱的年纪,他这才放心。
“不能漏掉一个名字。”这是毕吉琛和毕锡惠整理家谱的宗旨。他们走遍威海市的三市四区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子。这10年里,他们联系的人有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概全了整个威海毕氏后裔。“家里最不缺的就是纸和笔。”毕锡惠说道,老两口整理毕氏家谱,完全是手稿一点一点写上去的,算起来,手稿也有几大箱子。”
“家谱是一种继承。”自费修家谱,毕吉琛没有怨言。自1419年,威海开始有了第一个姓毕的人,目前经过夫妇俩整理,进入毕氏家谱的有近万人。“这就完全理顺了咱威海的毕氏家谱。”毕吉琛深深叹了口气。问及是不是超额完成家谱编采,老两口重重地点了点头。
感染后辈,八岁孙子要接衣钵
“家里支持,才有时间和耐力坚持下来。”因为出书的印刷厂不负责打字,他自己只能把每天整理的材料存在电脑里,有时候,他的儿子、儿媳妇也会帮忙打字。“如今的我,都成校对了。”毕吉琛笑道。
他和老伴最初只想用多年的积蓄印刷两三百本书,没想到,不少人听到后,主动上门送钱,希望老两口再多印些书,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毕氏家谱。其中,除了毕姓外,还有陶、胡、李、从、王、张等十多个姓氏,皆是因为感动。老两口都会把送钱人的名字记录下来,130多户人家送钱,款项共有9万余元。
500多页的家谱,老两口逐字校对,整整校对了3遍。“这可是件大事。”对于这件事,8岁的孙子也深受感染。“爷爷整理完了,我长大了要继续写。”孙子的一句话让老两口热泪盈眶。
“不为别的,只想让咱威海的毕氏家谱这一支脉,慢慢融入到整个国家中,现在大家都很支持我们俩。”毕吉琛说道。
(作者:林丹丹 冯砚农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