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上,宗祠林立,几乎每一座村落都有宗祠存在,在规模较大的村落中,往往会有多座宗祠,形成蔚为壮观的宗祠群。而对大宗族而言,除了营建全族的大宗祠外,还建有各级小宗祠,各房建有房祠,房下各支派又建支祠,层层相扣,形成金字塔式的宗族祠堂网络。而在这祠堂网络的背后,便是宗族的血缘网络,祠堂网络正是宗族血缘网络的物化反映,是以建筑的形式连结起宗族的血脉。
山西代州鹿蹄涧村的杨家祠堂是北宋杨家将后代的宗族宗祠。相传,杨业的14代孙杨友与他的弟弟杨山在一次狩猎时,射中了一只梅花鹿的蹄脚,鹿带箭奔跑,杨友兄弟二人紧紧尾追,追到鹿蹄涧村,梅花鹿突然消失。杨友兄弟就在梅花鹿消失的地方挖掘,结果发现一块形状似鹿的大石,蹄上仍带有那枝箭。杨友认为是神鹿示意,让他们来此居住,于是便迁居于此。杨友兄弟到此居住时,正当元世祖忽必烈当政,他得知杨友是杨业的后代,便下旨让杨友为其祖先建立祠堂,这也是最早的杨家祠堂。到元文宗时,杨家17代孙再次奉旨大修,以后又经过明、清两代不断修葺,杨家祠堂遂形成现在的规模。
杨家祠堂整体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58平方米。来到祠堂之前,首先看到的是祠门前一对蹲坐的石凿狮像守护着祠院,祠门之南,有楼台三间,为杨氏族人祭祀祖先的祭台,题名为“颂德楼”。祠堂为三进结构,每进前檐下悬一金字门匾,分别书有“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祠门内之侧壁中,录有北宋几位皇帝颁赐杨家将的诰敕10篇,其中包括《赠杨业太尉中书令》《封杨延朗开国公誓券》等。由祠门而人,有东、西、北堂屋三楹,奉祀杨业后裔。由前院进入后院,便是祠堂的主体部分。后院有正殿五间,左右厢房各三间。正殿廊内悬一竖匾,上书“敕建”二字。左、中、右各悬一横匾,分别书有“威镇华夷”、“忠勋世美”、“千秋忠义”。廊柱挂对联一副,其联词为:“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三军称无敌,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专城”。上联是褒颂杨继业的,他生前就有“杨无敌”的称号,下联是褒颂杨六郎的,“专城”是州牧的别称,杨六郎一生坐镇北边,曾兼任过地方的知州。由殿廊步入“忠武祠”大殿,可看到杨继业老将军与夫人余老太君的塑像,其八子按左昭右穆的次序排列两边,从这些塑像,仿佛可以看到他们当年血染沙场、威武不屈的形象。
百族千褐
中华大地上,宗祠林立,几乎每一座村落都有宗祠存在,在规模较大的村落中,往往会有多座宗祠.形成蔚为壮观的宗祠群
吉祥雕刻
传统古祠建筑中常可见到这些寓意吉祥的雕刻。
佛山泽河村所有的村民都姓曾,据说他们就是撰写了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的作者,春秋时期鲁国人曾子的后裔。村内至今保存着四间风貌独特、具有岭南艺术风格的百年古祠堂,这些古祠堂都是曾氏宗族的宗祠,其中修建最早的克仁曾公祠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迄今依然保存了初建时的模样。
泽河祠堂最令人惊叹的是“三雕”,即砖雕、木雕、石雕,这是泽河祠堂建筑的一大特色。砖雕艺术主要表现在屋脊上的脊兽和雕花护脊上,既有传统的“百兽图”、“吉祥图”以及佛道故事,又有花卉鸟兽和干鲜果品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图案,造型优雅,线条娴熟,刀法细腻,可称得上是清代砖雕精品。木雕大多装饰于梁柱、斗拱等处,图案也多为祥云瑞兽等。石雕集中用在祠堂门前的石柱等处,所雕刻的狮子、麒麟等形象栩栩如生,用料多为花岗石,苍劲的雕刻刀法和灵活生动的画面布局,无不透出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艺术眼光。
胡适故居
著名文人胡适即徽州绩溪人,与西递胡氏同宗。
除了“三雕”,泽河祠堂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壁画上。村中四间祠堂总共有100多幅壁画,在克仁曾公祠内的侧壁上,有一幅“马融讲学”的壁画,画面上人物、景致谐调完美,是祠堂壁画中的精品;在成坚曾公祠里的一幅壁画上,画者还题了首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画合一,意趣盎然。
作为孔子最知名的学生之一,曾子最大的贡献是撰写了《大学》,曾氏族人在建祠堂时将书有“大学堂~传省堂~贯道堂”“宗道堂”的金漆牌匾,分别悬挂于“受兴”“克仁”“成坚~‘成厚”四间祠堂的正厅上,以纪念曾子的这一重大贡献。
徽州是中国宗祠营建最发达、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形成了许多蔚为壮观的祠堂群。如黟县南屏村共建有八座祠堂,被誉为江南祠堂村,其中叶氏宗祠占地2000平方米,80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这座可容纳近千人的宏伟建筑,令人惊叹不已。又如歙县富竭村,是汪姓聚居的村落,村中曾有大本堂等八座汪氏宗祠。2000年列入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的黟县西递村亦是一座以祠堂建筑闻名于世的村落,西递村的祠堂和民居建筑以其独特的风貌在世界文化宝藏中占有一席之地。
西递村是胡姓聚居的村落,西递胡氏源于明经胡氏。据《明经胡氏壬派宗谱》的记载,明经胡氏的始祖昌翼公本是唐昭宗的儿子,因唐末战乱,皇后遂将新生的儿子托付婺源胡三公藏匿于民间,长大后遂姓胡。后唐同光三年,胡昌翼在明经科考试中登第,但他弃官不做,返回家乡隐居,后世逐渐繁衍成明经胡氏。大约在宋元年间,明经胡氏的一支迁居西递,形成了西递胡氏。
西递村的胡氏祠堂有本始堂、追慕堂、仁让堂和敬爱堂等。其中敬爱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西递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的住宅,清乾隆年间重建时扩建为宗祠,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气势非凡。敬爱堂中门樱花枋上高悬“敬爱堂”楷书匾额,取名“敬爱堂”寓意深远,既有教育后人须敬老爱幼,又有寓意族人互敬互爱之意。敬爱堂的祭祀大厅分上、下庭,左右分设两庑。梁檩间悬挂着“天恩重沐”“上国琳琅”“四世承恩”“盛朝英俊”等多块金字古匾,似乎在低声倾诉着胡氏宗族当年的荣耀。上庭正面悬挂着祖宗的画像,上悬匾额“百代蒸尝”,意思是要世世代代不忘祖先的恩典。
承志堂
安徽宏村首富的承志堂。
山东曲阜的孔庙是又一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祠堂,在中国林立的民间祠堂中,孔庙可以说是其中最为特殊的一座祠堂。之所以特殊,一方面是因为供奉的是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孔庙是由孔子的私人住宅发展而成的,规模形制与帝王官殿相埒的庞大建筑群,这在人类建筑史上也是“惟一的孤例”。
曲阜孔庙之孔子手栽桧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也就是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鲁哀王下令将孔子故居改为孔庙,岁时奉祀。此时的孔庙仅有庙屋三间,陈放他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之类的东西。孔庙的发展始于汉代。本为市井小人的汉高祖刘邦在起兵之初对儒学并不重视,甚至做出过用儒冠撒尿以羞辱儒生的极端之事;然而,当登基之后的刘邦面对他那帮毫无教养的手下在朝堂之上依然酣歌狂饮甚至拔剑击柱的局面手足无措时,儒生叔孙通依据儒家的经典为汉朝制定了朝仪,一举扭转了朝堂上的混乱局面,也使刘邦得以感叹:“吾今日乃知为皇帝之贵也。”意识到儒学价值的刘邦成为了第一个拜祭孔子的皇帝,并将对孔子的祭祀列入了国家祀典。以后,随着历朝历代的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的规模也逐渐发展,最终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现存孔庙仿皇宫之制,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共有建筑104座,466间,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
大成殿是孔庙内宫殿式主体建筑,是孔庙的核心,殿高24.8米,宽24. 85米,坐落在2.1米高的殿基上,和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山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大成殿的庭院内有一株古桧,挺拔高耸,树冠如盖,相传为孔子亲手所植,树东有明人杨光训手书“先师手植桧”碑,此树被视为孔子后裔兴衰的象征,有木茂则孔氏兴的说法。
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正是在这里,孔子向七十二弟子传授了“六艺”。现存建筑为明隆庆年间所造,置身其间,不禁使人追思孔子昔日设帐教学的情景。奎文阁是孔庙三大主体建筑之一,古人认为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主文章,而孔子则被人们比作天上奎星,故以此为名,它是历代帝王赐书、墨迹收藏之处,以独特的建筑结构成为中国古代的著名楼阁之一。孔庙内其他主要建筑还包括寝殿、圣迹殿、十三碑亭等。
曲阜孔庙之杏坛
作为中国最大、最特殊的民间祠堂,孔庙的祭祖活动可称是规模浩大,尤其是国家规定的春秋两祭,场面更加盛大。大成殿前有一个大型露台,宽约45米,长约35米,正是祭孔时的歌舞之处,仅从这个露台,便可想见当年祭孔活动的盛大场面。
共渡网微信公众号:hds14190135_db-hds14190135_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