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与台湾,一水相连,骨肉相亲,文化相同,习俗相通,海峡两岸人民有着深厚的宗亲情结。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仅一水之隔。中国大陆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大陆边缘有宽一百至两百公里的大陆架浅海地带。台湾海峡长约870公里,平均宽度约200公里,水深一般在五十至一百米之间。但是台湾东部的海域地形大不一样,出现了向太平洋急剧倾斜的趋势,不到几公里就深达两公里以上。从海域地形结构来看,台湾位于中国大陆架的东缘之上,台湾东海岸才是欧亚大陆的边缘。古地理学和考古学的考察证明,远古时代的台湾,与大陆连成一体,台湾是大陆的一个半岛。到新石器时期,由于地壳运动,海面上升形成台湾海峡,台湾成了海岛,但是仍连在大陆架上。海峡对两岸人民交往带来不便,但是两岸原始居民依然有密切的文化联系。考古资料表明,台湾地区以绳纹粗陶为代表的台北八里乡大坌坑文化和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和圆山文化与大陆东南、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有很大的一致性,说明台湾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与大陆东南、华南古代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台湾与大陆有机地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民族文化整体。
台湾与大陆不仅有着连成一体的地缘关系,更有着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台湾共有居民2227万,其中绝大部分是汉人,少数民族45万人,占2%.无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都与大陆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0年夏,台南县左镇乡农民郭某在菜寮溪的河谷里拾到一片灰红色的人类头骨化石,经测定年代在三万年前,这是迄今为止台湾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从大陆经过台湾海峡的陆桥到台湾的,与大陆的“山顶洞人”属同一时代,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分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l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三国时吴人沈莹根据调查材料,于公元264年至280年间写成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也是最详细最宝贵的记载。大陆的汉族居民大量移居台湾主要是从宋元开始的,特别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高潮。明末,颜思齐、郑芝龙设据点于北港一带,形成了海上经商集团,吸引了大陆居民东渡台湾。郑芝龙归降清朝后,适逢福建发生旱灾,即建议灾民往台,授以耕牛和种子,让他们致力农垦,这是大规模移民之始。清初,郑成功率2.5万将士由金门进军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跟随郑成功赴台的军民达数十万。清廷开海禁之后,大陆移民日多,但都是私渡赴台。乾隆五十四年,正式实行官渡,大陆人民赴台进入新时期。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时,祖籍大陆者占台湾总人口91.6%。据最新资料统计,台湾族姓有1694种。其中,陈、林、张、王、黄、李、吴、蔡、刘、杨,被列为十大姓。陈、林二姓最多,跟福建一样,有“陈林半天下”之说。正如台湾历史学家连横在其《台湾通史》中所说“台湾之人,乃中国之人,闽越之族也。”随着大陆移民的大量迁入,大陆先进的生产技术传人台湾,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盛产稻米与蔗糖,从而为开展海峡两岸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条件。随着大陆与台湾经济联系的日益加强,历代封建王朝在政治上也十分注意开拓经营台湾地区,建立和完善各种行政机构,使台湾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一部分。
台湾与大陆不仅在地缘、血缘上关系密切,而且在教育科举、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育和科举是封建社会培养和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明清统治者极为重视。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后仅4个月即病逝,郑氏政权控制台湾二十年间,已将大陆的教育和科举制度移植台湾,清朝于1683年统一台湾后,进一步扩展和改善,使之与大陆的教育和科举制度完全一样。自从宋元以来,大陆的汉族人口大量移居台湾,也将其语言文字带到台湾,成为当地的主要语种,因此台湾主要方言实际上就是福建沿海的闽南话和广东的客家话。在犬陆移民的高潮中,一批文人墨客也东渡海峡,他们在台湾或建私舍,或组集团,将大陆的文学戏剧艺术传入台湾,使台湾文化气象一新。大陆移民到达台湾以后,受当地风土影响,在人文风尚方面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但大陆祖袭的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保持不变。由于大陆迁入台湾者,大多为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惠州、潮州及嘉应州人,故台湾的风俗习惯与大陆福建、广东两省比较一致,其起居、服饰、祀祭、婚丧等与内地基本一样。有清一代,清政府为加强对台湾的统治,于1684年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中法战争后,为加强海防,旋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这时期,台湾与大陆特别是与福建和广东,往来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总之,大陆与台湾不仅水土相连,居民同祖,而且文化相同,习俗相通,皆为炎黄子孙。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陆与台湾遭到人为的隔离,台湾人民思乡心切,寻根情深,其寻根溯源,更出现了空前的趋势。特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宗亲组织如林。大陆汉族人民先后大量移居台湾后,他们对家乡怀有深厚的眷恋之情,往往组织地域性的同多会,或家族性的家族会,或多姓联谊的宗亲会。与此相适应,台湾于1977年即成立全台的宗亲谱系学会。据台湾《新生报'统计,1979年全台登记的宗亲会达222个,其中单姓198个,联宗24个。实际上,还有大量的宗亲会没有登记入册。台湾宗亲谱系学会于1985年出版的《谱系与宗亲组织》,介绍了台湾19个世界宗亲会,58个省市宗亲会的情况,包括姓氏源流等内容。这些宗亲会大部分是单姓,如林姓在台湾是个大姓,渡台的林姓人以县市为单位,组成宗亲会15个,地域性的宗亲组织一个,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林氏宗亲总会。在台湾还有不少联宗的宗亲会,所谓联宗就是结合相关的异姓,以增加本宗力量的一种措施。台湾联宗的组织有张廖简、董杨、何麦等。张廖简宗亲会在台湾有很大的势力,张姓在台湾是大姓,人口近150万,向有“无张不成乡”之谚,加上廖姓和简姓,人数超过200万,几占全台人口的lO%。张廖简宗亲会全台有25个,人数多的达8000余人,下面又设立20个分会,人数少的也有50人。台湾数百个宗亲会一般都建有祠堂,以林姓为例,先后建立林姓祠堂36座,其中以台北“林氏祖庙”最为著名。宗亲会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光宗睦族的活动,如举办族谱资料的展览,举行报告会、讨论会,出版族谱资料等。各宗亲组织还开展敬老尊贤、扶贫济困、兴教助学的活动,并加强各组织间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凝聚力,打上了根在大陆的印记。台湾各宗亲组织还积极与大陆特别是福建相关组织开展联谊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陆也加大了与台湾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力度,福建省在1989年IO月成立了省姓氏渊源研究会,并先后成立了16个姓的专门委员会。他们与台湾各宗亲组织积极合作,开展了谱牒研究、寻根祭祖和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各种交流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续修家谱成风。续修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大陆汉人迁居台湾后,继续保持了编修家谱的传统。“林姓为例,渡台林姓族人先后编修了125部林氏宗谱,每部宗谱首先记录自己的祖源,包括始祖和始迁祖,续写世系图,并记录本族的一些重要人物事迹。迁台的家族还与祖籍地的宗亲联系,共同续修宗谱。如1928年修成的《玉山林氏宗谱》,是由大陆的祖籍地林氏和台湾的石狮石鼻村林氏共同编修的宗谱,它详实地记载了一个自然村连续十代有916人迁居台湾的情况。1949年以后,台湾和大陆遭到了人为的隔离,许多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思乡之情日趋浓烈,他们“续修家谱的形式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于是近五十年来,在台湾出现了续修家谱的高潮。1987年,由赵振绩主编的《台湾区族谱目录》就充分反映了这个问题,该目录共收编台湾地区家谱10618种,共计252个姓,位于第一的是陈姓,共收编1068种,第二位是林姓.768种,陈林为福建大姓,表明台湾的居民与临近的福建关系特别密切。就编修的年代而言,绝大多数家谱是最近五十年编修的,以李氏家谱为例,该目录共收编李氏家谱570种,确切表明编修年代的有822种,其中明清编修的有13种,民国时期即1949年前编修的有35种,其余274种为近五十年新编修的家谱,也就是说近五十年编修的家谱占了85%以上。又如萧氏家谱目录共收编285种,明确表明编修年代的有157种,其中清代编修的4种,民国时期编修的有12种,近五十年编修的达141种,占了90%。上述两种家谱是任意挑选举例,由此可以清楚看到,近五十年台湾民间确实掀起了一股续修家谱的热潮。近五十年来,海峡两岸遭到人为的分离,但广大台湾人民以续修家谱的方式表达他们心向大陆、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这时期台湾续修的家谱,有不少实际上是海峡两岸同一宗族紧密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如台湾宜兰县陈姓宗亲会理事长陈文隆先生为重修鉴湖陈氏族谱,自1988年起先后11次赴福建漳浦鉴湖地区,得到家乡陈氏大力支持,共收集到陈氏旧谱11本,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鉴湖陈氏源流》等书籍,并促成两岸陈氏宗亲共同编修的《漳浦与台湾陈氏族谱>,于1995年正式出版。翻阅这时期台湾编修的家谱,有的规模较大,如1983年由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作序的《世界陈氏宗亲大族谱》,记载了自太始祖一世共四十五世的世系图表。有的比较简单,甚至是手写稿,内容主要是记载本家族的世系,包括渡台后本族人的分布情况,以便让子孙后代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在哪里,不要数典忘祖。
寻根认祖如潮。20世纪70年代,台湾掀起了寻根热。台湾《青年战士报》从1978年10月16日,开始连续刊载《唐山过台湾的故事》,从台湾同胞的姓氏、宗教、文化、风俗等方面详细考察台湾与祖国大陆的骨肉关系,明确指出台湾的祖根在唐山,唐山就是祖国大陆。1979年6月11日,台湾《中国时报》发表题为《乡土·血统·根>的文章,指出“台湾是我们直接的根,而这根嵌含在更大的根里,那便是中国”。1987年,台湾开放了大陆探亲的政策,寻根正式形成一个热潮。近二十年来,台湾每年到达大陆探亲、旅游、经商人数都超过百万,2000年更达到285万。一批批回大陆的探亲人中,有的手持族谱来寻根,有的寻找祖墓来祭祖,有的凭借都名来寻源,有的利用出席会议组成社团组织来谒祖,还有不少通过来函来电来寻找自己的祖籍。河南是华夏姓氏主要发祥地之一,台湾同胞“寻根的起点在闽南,终点无疑是河南”。回大陆的台湾同胞到福建、广东以后,到河南追寻祖根的也特别多,据统计,每年到河南寻根旅游的台湾同胞超过10万人。不少回乡台湾同胞通过寻根祭祖活动增进了对祖匡和家乡的了解,积极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力量,诸如为家乡捐献校舍,筹建医院,修建桥梁公路,兴建名胜风景,投资家乡的经济建设等,促进家乡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如世界苏氏宗亲会,借《世界苏氏大族谱》在长春的发行,在吉林投资1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家多的现代化事业发展。又如台湾王广亚先生投资1 2亿在轩辕黄帝故里新郑办了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参加寻根问祖活动的人中,有不少是台湾政界、军界、学术界、经济界的头面人物。旅居台湾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以年届94岁的高龄给永春县文化馆副研究员、马来西亚第4代华裔、永春县陈氏联谊源流研究会会长陈诗忠亲笔题词:“不忘本不忘恩为道德之衡标准。”祖籍永春后庙的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也曾于1993年8月27日寄信给后庙家亲,表示:“寻根之心,人皆有之,能逢适当机缘,再卜买棹之举。”台湾著名律师吕传胜是台湾现任“副总统”吕秀莲之兄,他对中国文化十分认同,从不否认自己是中国人,甚至以中国人为荣,1989年、1991年、1993年三次率团回大陆漳州南靖县谒祖。2001年3月23日,又率领桃园吕氏宗亲40余人曰乡祭祖,在吕氏祖庙芳园池举行了盛大的祭祖典礼,芳园池前有一口井,吕氏祭祖成员排队饮用井水,表示饮水思源之意。吕传胜与数典忘祖的吕秀莲虽系同胞兄妹,却判若两人。台湾同胞寻根热潮中,有的是个人,也有全家,更有不少组成庞大群团,或是按地区组织,或是按姓氏组织来大陆寻根,台湾同胞如此热衷于寻根,正如美籍华人赵浩生先生所说:“一千句一万甸井作一句话就是:我是个中国人,身体里流的还是中国人的血。”
“同是神明黄帝胄,不宜长隔海东西”,本是同根生的海峡两岸人民由于人为的因素已经分离了五十年,但是上述台湾人民在近五十年出现的宗亲热、修谱热、寻根热,充分说明台湾人民心向祖国大陆,希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台湾与大陆有着深厚的地缘和血缘关系,海峡两岸人民有着深厚的宗亲情结,台湾历来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趋势,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民的民心所向,我们坚信,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一定能很快实现,这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
共渡网微信公众号:hds14190135_db-hds14190135_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