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历史空白,又难免纰漏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陈建华介绍,家谱因其内容独特、资料原始,有别于国史、方志,成为“藏富于民”的重要文献。中国家谱除少数统宗谱、联宗谱外,极大部分是一宗一族的家谱,发展到明清时,已成为宗族的“百科全书”。所记对象中,很多内容为家谱所独有或少载于史书,比如,祖先画像、族规家训、祠堂、坟墓、世系、族产、行辈等等。
如果用现在流行的大数据方法去做统计学分析,今人就可以获得不少人口学、经济学、地方民俗等方面的数据资料,这些统计数据为中国传统的历史文献所缺载,是一种对旧资料运用新技术加以整理后产生的全新史料。他说“清代乾隆年间,程朱理学盛行,大家认为已婚妇女都会从一而终。但从某些地区的家谱分析来看,其实不然。在乾隆时期的浙江、湖南等地,寡妇再嫁的事例非常多,它直接反映了当时民间婚俗的实际情形。”
当然,作为平民性质的文献,“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是家谱的传统纂修原则。一般,续修家谱最常用的方法是在老谱之上增加新内容,很少对旧谱资料予以深入的考证,也不加甄别择取,客观上保证了家谱文献的原始性与连续性,成为每个族人寻根问祖的第一手资料。
另一方面,这种纂修方法缺陷也十分明显。宋代以后,通过家谱来维系和强固宗族群体成为社会风尚,为了追求最大的收族功效,很多家谱内容脱离了史实,或扬善隐恶,或攀附显贵。对祖先的劣迹略而不书,为尊者亲者讳;对光耀门楣之事“添油加醋”大肆渲染,使得家谱中的人物地名、官爵称谓、源流迁徙等内容,与史籍比勘,纰漏百出。到明清时期,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很多家谱纂修者开始纠偏,为真实地记录历史,将本族的最早先祖定为始迁之祖,不再追溯无法证实的远祖世系。
经济人口技术助推家谱繁荣
记者问,为什么自宋以降,家谱越修越多,尤其明清数量激增? 陈建华解释说,从演进脉络来看,宋代以前,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家谱为主流,门阀士族需要通过修家谱来巩固名门望族的群体地位。唐代,实施科举,士族势力逐渐衰弱,经欧阳修、苏洵等修谱观念的倡导,民间私修家谱开始盛行,以期敬宗收族,提高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明清小商品经济的出现与繁荣,为家谱的纂修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现存的明代家谱中,有七成以上源于徽州地区,这与徽商致富有关。商人在外挣钱多了,衣锦还乡之后,总想为家乡做点事情,于是,投资修祠堂、修家谱就成为首选之事,还置些义田、义庄,并作为族产世代流传下去。”
到了清代,乾隆以后,江浙、湖南、江西等“鱼米之乡”成为全中国的粮仓,经济富庶伴随而来的是人口增长,家谱数量也随之增多。
从技术角度来看,明清雕版印刷的兴盛,大大便利了家谱的“产出”。他总结说,北方家谱用雕版印刷的较少,多是手抄本,可能一个家族只有一两部,历久经年,遗失的多;而江南用木活字排版,少则几十部、多则百余部,留存后世的自然也就多了。
“防蠹纸二号”保护古代家谱
陈建华介绍说,过去20年,上图除了做家谱的整理研究工作外,修复保护也是工作的重点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上图家谱霉变虫蛀比较严重,亟需进行抢救修补。为此,上图还专门耗费近百万元从美国购买了一台修补机,专门针对纸张上的“虫洞”进行有效填补。
“进口机器运转成本也高,纸浆要现做,还得用纯净水……比我们手工修复还精贵呢!”他说,上图为防止古书虫蛀自己研制开发了“防蠹纸二号”,先把纸张浸满药水,再放入家谱中夹册保护,高效又靠谱。
目前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 《中国家谱总目》 《中国家谱资料选编》 等系列图书均已出版,在互联网上查阅全文的有3500种家谱,少数民族家谱是目前上图正在开发的大课题。
截至现在,上海图书馆收集到少数民族家谱共有40多个,另外还补充了几个曾经是少数民族、后来消失的民族家谱,比如鲜卑族、契丹族等等。
“同时,对家谱,上海图书馆还在做进一步的数据化处理。”陈建华说,今后,在上图查阅家谱,不仅仅可查看目录、扫描图像,还会有各类索引。“当然,这些工作说时容易做时难。家谱这座‘金矿’的发掘才刚开始,未来任重道远。”
共渡网微信公众号:hds14190135_db-hds14190135_db里有更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