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范仲淹任知州时写下不朽名篇《岳阳楼记》的河南邓州,又曝出一条新闻:邓州有个台湾村,半部家谱两岸情。
去年年底,一部家谱《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被发现,其中对这支高山族后裔的来龙去脉记述甚详。始祖依那思罗系"台湾嘉义县阿里山土番猫地干社人"(即高山族部落猎首族),1668年,随郑成功,黄廷部队来大陆,尊朝令在邓州屯垦,娶岑姓女子为妻,并从谐音姓陈。后生四子,其中两子留大陆,两子回台湾。于是,一支分两地,至今已356年。356年来,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着贡献,大陆和台湾同根同源。正如邓州台湾村牌楼楹联所写:"祖启台湾源华夏,宗屯邓穰融九州"。
启发:这不仅是一则新闻,是海峡两岸往来的一段佳话,而且是我们对台旅游营销活动的一个难得的"接口"。356年来,始祖依那思罗留在大陆的长子陈元珍,四子陈元珠已传13代,人丁兴旺,眼下日子过得富足。但他们无时无刻不思念祖籍和同胞,并世世代代保留了高山族的风俗习惯。据陈家族谱载:当年始祖的次子陈元勋返归台湾故里后,将番名改为思罗邓勋,村名改为陈井寮;始祖第三子陈元杰返台后改番名为思罗垦杰,改村名为陈厝寮,保留了在大陆姓名,地名的特征。356年来,陆台两地陈氏后裔互相思念却音信渺然,互无往来,这是令人遗憾的。
旅游探亲可以消除这个遗憾。陈氏家谱就是邓州对台开展旅游营销的最好"接口"。"营销",是一种"市场诉求"。单凭产品的"价值诉求"作用是有限的,如果能注入"感情诉求",便立刻拉近主客距离。"感情诉求"是将"购买欲望"变成"购买行动"的催化剂。这是我多年研究市场所得到的体会之一。邓州如果利用家谱这个"接口"作足文章,从启动"陈氏宗亲互访游"逐步扩大,就可以吸引大批台胞,台资。所以,当半部家谱续写完整的时候,不仅是台湾村陈家之幸事,也是邓州旅游业发展之幸事。各地如能从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善于寻找和利用各类"接口",我们的市场营销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一想法,被我刚刚收到的一则信息所证实:南京电视台和南京华艺音像公司三进台湾,走遍祖国大陆摄制的八集电视纪录片《血脉》中,有河南省邓州市台湾村和台湾省彰化县陕西村的画面,2003年6月起在台湾真相电视台董事长周荃以主持人点评的方式播出。该台工作人员中,有几位年轻人恰好是高山族同胞,他们在制作编辑节目时,看到了邓州台湾村,而且是台湾族的族亲,当时惊奇得很,眼球被紧紧吸住。一些大学生看后,有一种触动心弦的震撼,被片中有血有肉,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感动得留下眼泪,没有看到的同学则希望有机会补看。可以相信,邓州台湾村很可能成为台胞下一个造访的热点。
台湾有个陕西村,家喻户晓;而祖国大陆有个"台湾村",却鲜为人知。
大陆台湾村在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沟庙畔原下营村。三百多年来,该村村民大多数已和当地人同化了,但仍有许多独特之处,一直保持着高山族部分的生活习俗及对亲属的特殊称谓,尤其对台湾保持着一种奇异情感。他们脸部均为长型,高鼻梁,眉骨,额骨突出,眼窝内陷,皮肤呈深黄色,性格豪爽,普遍善捕鱼,爱吃米,广交谊,求实务,守承诺,乐助人,行侠仗义,尊奉妈祖,笃信天后,具有明显的渔民之风。在祭祀上,汉族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日送神,他们则是腊月二十四日送神,且是以红顶馍为供飨,至今未变;在称呼上,汉族称老爷,老奶,爷爷,奶奶,爹妈,姑奶,姑姑,小叔,哥哥等,他们则称老早公,老早嬷,公公,嬷嬷,嗲嗲,娘娘,高抱,高,小佬(小嗲),乡等;在殡葬上,他们办理丧葬大事,对死去的人只送程,不报庙(不报土地爷),这是因为他们先祖平乱有功,神灵皆晓,土地爷不管理之故。人死装殓后,棺木在屋内横放,大头朝上面(即左面),死者的亲属,在当夜更深夜静时,要手持雨伞,身背包袱(包内放死者的衣物,路费,干粮等)从棺材上横跨过去,嘴里念念有词说:"爹呀(或妈呀),回去吧,到大海彼岸,到我们老家去,那里有我们的祖先,那里有无数的风帆,有望不到边的大海和稻田……",或说:"爹呀(或妈呀),回去吧,回到大洋彼岸,那里有阿里山,有日月潭。"然后提着灯笼,带着包袱,由一名常出外的人引路,去到村外十字路口,将包袱,纸钱,交通工具(一般是纸桥)烧掉,这就是前边说的送程;出殡时棺木小头朝前,至坟地,下棺时棺木下放一块木板,以做船或筏之用,使死者亡灵可乘木筏飘洋过海,回到老家台湾,同先代亲人团聚;在生活习俗上,老家是以渔猎为生,以火烧肉为食,他们的先辈和现在的家族中的长辈都是非常喜爱吃四成熟的肉和火烧的肉;在婚嫁上,办喜事,八卦照天,每逢娶媳妇,新娘下轿,挽扶入洞房,须红毡铺地,画有代表阴阳八卦筛照在新娘头上,使新娘不受阳光照射,行走脚下无土,姗姗而行入洞房,后将八卦筛,置于正堂屋顶,三日后取下,预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驻邓州后,其先辈还保留着从台湾带来的一把士兵战刀,长约七尺,每到年节时,长辈们总爱讲家乡习俗给青年人听等等。
"台湾村"村民的户口薄上,都公公正正写着"高山族"三个大字。年长者则说,"高山族"是台湾土著族或台湾先住民的通称,实际他们是邹族,过去叫曹族,大都住在嘉义县阿里山乡。尽管如此,由于其始祖依那思罗的墓碑,祠堂早年被毁,和台湾邹族又失去联系,缺乏实物和文献根据,所以长期以来总有人提出质疑。
2002年10月14日,邓州市政府派早在20年前就对"台湾村"颇有研究的市政协委员涂征先生(原在市台办工作)等赴郑州向参加两岸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议的有关领导汇报了"台湾村"的情况,当时,大陆台联副会长石四皓和研究室主任李廷等喜出望外,认为发现台湾高山族家族这么大的群体,在祖国大陆还是首例。要求认真细致地调研,收集挖掘有关历史文献资料,一旦有了实物或文字根据,可组团赴台湾和那里的高山族同胞认亲联系,加强民族团结。
涂征先生回到邓州后,马不停蹄就来到台湾村,挨家挨户座谈了解,同时一代一代排查可能掌握情况的长门人,仅仅一个多月时间,于2002年12月1日,就在台湾村始祖依那思罗第十二代孙,邓州市文渠乡红庙小学校长陈堂三母亲的家里发现了珍藏多年的《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家乘,就是平常说的家谱,是依那思罗的七世孙陈道平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编纂的,用古宣纸毛笔手写,30页,每页8行,每行20字,约4800字,已经破损泛黄,不堪抖擞。全部内容共有六大部分:一序;二大清邓州垦兵参军副将依那思罗传;三觅亲祭祖记;四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宗谱;五列传;六后记。
族谱开篇就说:"大凡天下无论汉番亦无论官民,人人有根,族族有源焉,故曰唯木有本,深则枝茂,唯水有源,远则流长",又说"溯吾邓州垦屯冠军里下营陈氏族发脉大海彼岸台湾孤岛源于阿里山土番猎首族矣"。鉴此,家谱对依那思罗的家事及本人的生平事迹记载得比较详细。依那思罗原系台湾诸罗县(今嘉义县)阿里山土番猫地干社人,生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7月16日,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其父实叮依那1624年在参加台湾通事郭怀一秘密策划的抗荷行动中,由于叛徒告密,在同荷兰人作战中阵亡;他同哥哥依那吐拉于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加入郑成功大军,次年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不久,哥哥又回到山社(部落),他本人仍留在郑军,几经周折成为郑成功部将,福建同安县人黄廷的马夫。郑成功去世后,黄廷将军以国家统一,民族大义为重,毅然率部队十万余众归降清朝。当大军行至卢沟桥时,康熙皇帝下诏封黄廷为"慕义伯",令其率部回师南下,沿途疏散屯垦,边务农桑,边练武功,以被征调。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黄廷率依那思罗及五营亲兵抵达邓州。因奉朝廷圣命,州衙优善安顿,选择该州城西沿湍水南岸肥沃土地,使黄部屯兵分散聚落,定居5个行政里48村,并配以农具牛种,建房修舍等。是年依那思罗22岁,因民族不同,且不习惯当地风土民情,又不服水土,故无比思念台湾故乡。黄廷将军对其关爱备至,为他娶一地方农家岑氏女子为妻。从此夫妻和睦恩爱,男耕女织,开基创业兴建家园,并且他以妻姓"岑"谐音改名为陈年。后生四子:元珍,元勋,元杰,元珠。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黄廷又奉命率邓州垦兵从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征服台湾。依那思罗虽在内地已有家室妻小,但始终未忘故土,总想有一天举家迁回台湾居住。所以在这次出征时,将老二,老三两个儿子带回台湾加入土番山社,待他日后告老还乡时再举家搬迁。不料在这次征服台湾后,他又随黄廷班师回邓,自此再无回故岛的机会,年复一年携妻带小和其它垦兵一样,边务农桑边习武功。为国家巩固,百姓安居,依那思罗跟随黄廷曾数次出师征战,屡立战功,最后升任参军副将,享年72岁客卒邓州。其在邓州的长子元珍,第四子元珠二支发展繁衍至今,已传十三代,人丁兴旺。其后星转斗移,兵荒马乱,他在大陆和台湾两地的后裔子孙,互无往来,音信全无。
家谱除按一般体例记载的内容外,还特别记载了"觅亲祭祖记"一篇。此事发生在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四月二十四日,这天天将黑时,赖文光所率的大队捻军,从"台湾村"的官路(今省道邓州至内乡的公路)上经过,向北十林寨开去,当时有一士兵突然来到依那思罗七世孙陈道平家里。这人***闽南语,面部有雕题图案,自我介绍说系台湾阿里山土番陈氏族人,说起始祖依那思罗的事迹字字相符。又介绍说始祖的次子陈元勋,当年回台湾定居后,改番名为思罗邓勋,其后裔聚落的村庄称"陈井寮"。第三子陈元杰,回台湾定居后改番名思罗垦杰,大概因闽南语中的"垦","坑"发音相近,所以家谱中的"坑"字一侧又注一个"垦"字。其后裔聚落的村庄称"陈厝寮"。他本人系陈元杰的五世孙,依那思罗的六世孙,名叫陈阿让。按宗派辈分推定,应是家谱的编纂者陈道平的族叔。陈氏族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万分,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不约而同围上来叫大称小,问这问那,热情招待。又带领他到始祖依那思罗坟墓上进行祭奠,只见他蹲下合掌念念有词,与陈家祖上沿袭下来的礼仪一模一样。高山族原本无跪拜之礼,习惯于蹲下合掌。遗憾的是由于军务在身,陈阿让来不及停留畅叙,便匆匆赶部队而去。临走时族上为之饯行,争相赠送盘费,嘱咐他有朝一日回到台湾岛时,定代为祭祀祖灵。陈道平在第二天就将此事如实记录下来,名曰"觅亲祭祖记",加载家谱内。结束语说:"祈天恩降后嗣志识者,尚漂洋汛海赍兹归续故岛番谱,以偿列祖列宗之夙愿,以慰子孙溯源之切哉,实乃吾辈厚望也夫。"
因陈阿让停留的时间有限,对台湾方面的情况介绍的简略,所以,家谱只记载依那思罗马载二子回台湾,按部落规定入番籍,以及此二子的番名和后世的聚落村庄,未记载以后发展繁衍的历代人物。而对在邓定居繁衍的伯季二宗,即始祖依那思罗的长子陈元珍,第四子陈元珠及其后代记载的无比详细。共8代36人,其中大门23人,第四门13人,又16人有传记等。与现在"台湾村"的陈氏族人相传的辈辈相符,门门相照。
综观全部家谱内容,同是一个祖先依那思罗,其在海峡两岸的子孙后代都姓陈,又都为高山族,然而家谱所记载的内容却一简一繁。所以严格地说,此应为邓州高山族陈氏的半部家谱,另一半应存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邹族陈氏家族,待整理编纂后二者合一,才是一部完整的高山族陈氏家谱。
2002年8月24日,台湾村借纪念开基始祖依那思罗诞辰356周年之机,将村南0。5公里处始祖夫妇墓重修(黄廷将军墓在村东0。5公里处),并刻勒了墓碑,碑正面刻写着"大清台湾慕义垦兵始祖公依那思罗,妣岑氏合葬之墓",同时还修建了台湾村牌坊门楼等,门楼上楹联为:"祖启台湾源华夏,宗屯邓穰融九州"。还保存着黄廷将军用过的头盔,军用罗盘和半截石碑等。
如今邓州台湾村村民与当地其它民族和睦相处,以收购,加工,销售废塑料为龙头,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已成为邓州和相邻的内乡,淅川两县废旧塑料加工集散地。全村42户人家,近70%从事这项经营。有10多户成了50万元以上的富户。家家盖了新楼房。在现有200多口人中,初中文化水平以上的占50%以上,专科以上文化水平的17人,占总人口的10%。国家工作人员和从事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人员34人,占1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这里已成了游客访古探奇,了解高山族和媒体记者,有关人士采访考察的一个热点。该村始祖依那思罗第九代孙陈相贤,陈相富和第十二代孙陈堂三等触景生情,代表全村村民诚恳拜托所有关心台湾村的乡亲,当个跨海"红娘",把他们和在嘉义县阿里山邹族陈氏族人联系上,以便骨肉同胞早日团聚,双方续写排辈,祭祀先祖,共同续编纂修一部完整的邹族陈氏家谱,实现子孙后代的企盼,为此表示十二万分的感谢。
邓州市台湾村还有一支住在距该村不足1公里的省道邓内公路路东上营村,村中央周氏祠堂前有一通"高山族周氏家族纪念碑",并还有族谱歌诀:"殿建清正文,德应鸿庆天。立书振江河,台光耀华贤。成祖国恩定,安邦保和平"。
邓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大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水源地渠首。古时称邓林,邓地。相传夸父追日曾到过邓州,扔下他的拐仗化为邓林,该市林扒镇过去就称邓林镇。夏仲康封子于邓,建立邓国,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至今市郊八里王有台湾邓氏宗亲会祭祀的邓国侯吾离寝陵。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台湾范氏宗亲会敬仰的范仲淹曾在邓州任知州,并在此写下《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秋不朽之句。台湾云林县安西府和遍布全台1100多个分岭奉祀的,唐代坚守河南睢阳,为阻止叛军南侵江淮立下汗马功劳的王爷张巡就是邓州人。更为罕见的是,邓州市花园街还有一座大陆内地独一无二的天后宫,是专门为"台湾村"村民祭祀海上守护神妈祖而兴建的。
共渡网微信公众号:hds14190135_db-hds14190135_db里有更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