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允中:实现“家家有谱”的梦想

2017/5/16 10:19:4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中华姓氏

一个研究“家谱”的奇人
    “如果我不是知道你做了这么多工作,积累了这么多数据,你讲的这些,我会认为你是在说天方夜谭,是个疯子!”
    “你的这种模式很好,这是国家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好!很好!非常好!”
    眼光挑剔,从不轻易夸赞一个人的北京城市学院教授王培英这样评价蔡允中。
    单独从任一个方面来看,蔡允中先生都不是一个很突出的人。
    他研究传统文化、家文化、家谱,但与一些真正的史学专家相比不算什么。
    他会写程序,《中华家谱》大数据工程的程序就是他花了十几年时间开发出来的,但与编程高手相比,也不算什么。
    他有些小钱,但在动不动数亿资产的富人圈里,更不算什么。
    他热心公益事业,出钱出力,花了1000多万元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工作,但与一些公益大家来比,真不算什么。
    但这些都要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就很难。蔡允中,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专心研究家谱的“奇人”。


每个人都有“寻根”的梦

    初次见面,蔡允中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憨厚的中年人,完全看不出是60多岁的老者。他很健谈,说起“家谱”和“家文化”滔滔不绝。
    蔡允中先生给我看了他发表过的一篇论文,《“家家有谱”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内容浅显易懂,论文中首先提出了华人“寻根”的误区,对“根”的概念进行了分析。
    他说,华人的根是“炎黄”,再远的是“伏羲”,这些虽然是一种文化认同,但一定是共同的,不需要去“寻”;
    一个姓氏的根,是这个姓氏的发源地,各个姓氏都有他们明确的“根”,因此,也不要去“寻”;
    但我们普通老百姓关心的是,我的家族是从哪里迁来的?也就是我的“上一级”在哪里?
    当有幸找到他的“上一级”时,发现他的“上一级”也在找他的“上一级”!要将这些“根”接在一起,一直接到最终的“根”,接到始祖,接到炎黄、伏羲。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家谱大多是后人追溯的。”蔡允中说。
    蔡允中解释到,家谱始于唐末宋初,兴于明清。家谱界有句名言:宋之前谱不可考。
    很多的家谱都是以《史记》、《元和姓纂》等作为姓氏的源头,如蔡氏的就是以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管蔡世家》,作为姓氏源头。
    孔氏的家谱也是以《孔子世家》为其家谱源头的。这些从其家谱的序言中就可以看出来。
    由此可见,家谱不是从始祖开始记录的,是后人在唐、宋甚至明、清时期往前追溯编撰而成。
    这从家谱的世系记录中就可以看出来,一部完整的家谱,其人口记录应是金字塔或类金字塔的结构,如果这部家谱的前部分都是单传或类似单传的情况,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家谱是后人往前追溯的“名人谱”。记载内容达3000年左右的,基本上是这种情况。
    从上面可以看出,要想寻找到最终的“根”,并且接起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接起来的也是不可考的。
   “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寻根的梦,如果我们再不把我们的记忆留下来,将来我们也会成‘不可考’,总书记提倡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家若无‘根’,何以教人?”蔡先生说。

    这就是蔡先生给我上的一堂“寻根”的课,也让我对“寻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很多人丢失了家谱
    蔡先生说,“很多中国人将家谱丢掉了!”
    过去对一个人最大的道德惩罚是不让他进入家谱。不肖子孙、偷盗物品、淫人妻女,甚至从事不良职业等,按家规都是不能进入家谱的。
    不能进入家谱,就是“没谱”了,成了一个社会的弃儿,那是很大的事,就是没人要了。所以古人对家谱是非常重视的。
    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座谈会上,参加的都是事业成功人士。会议上有一个问题,问的是在座的大家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的名字吗?
    在座的有40%左右的人不知道爷爷的名字,70%左右的人不知道奶奶的名字。
    当问到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爷爷的父亲、爷爷的母亲的时候,基本上没人应声。
    蔡先生说,换一个话题,如果你的孙子都不知道您是谁,你觉得悲哀吗?
    也许你认为不会,因为你很爱你的孙子。
    但你爷爷也一样爱你,可是你连他的名字都不记得!
    这一切都是因为“很多中国人将家谱遗失了!”
   “幸好我记得我爷爷的名字,不仅记得他的名字,还记得我爷爷的好多故事,我一定要将他写下来!建立一部‘我家家谱’!”蔡先生说。
   “很多人将没有家谱归咎于‘文革’中的‘破四旧’,实际上,是中国人自己将家谱丢了。”蔡先生说,“‘破四旧’确实烧了不少家谱,但仍有不少家谱还是保留了下来。”
   “现在很多人重新建立了家谱,也许中间会少记载了几代人,但这些毕竟建立了家谱,这些家谱会不断地完善。一些人在怨天尤人,而没有想从现在起建立起自己的家谱。更多的人是漠不关心,认为家谱是可有可无的,甚至认为家谱根本是一些老头子吃饱了没事才干的事情。”

    我冒出了冷汗,我的感觉好像在说我。


实现“家家有谱”的梦想
    蔡先生说,一些家庭因为没有家谱,花了很大精力去寻找他们的“根”,却不知随着家中老人的逝去,将带走存在他们脑子中的更上一辈的宝贵资料,这个现实的“根”也将永远离去。
    因此,让这些没有家谱的家庭尽快建立家谱,是可能的,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蔡先生创办的公司经过多年积累,不仅有一套好用的家谱编撰软件,更有700个各个姓氏网站,并建立了中华家谱的大数据工程。
    家谱的体例大同小异,任何姓氏的家谱所需的基础资料都可以在《中华家谱》的大数据中找到,可以用系统提供的“套餐”或“自助餐”的形式,生成家谱的公用部分,加上“我家家谱”的内容,就生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我家家谱”。
    听了蔡先生的介绍,我对他研发的“新家谱、新体例、新家规、新家训”的“家家有谱”系统和他的理论才真正有了一个认识。
   “姓氏不是家谱的唯一标志!”“无女不成谱!”“爷爷喜欢的家谱,孙女也喜欢!”这些颠覆性的理论,让我大开眼界。
    众所周知,赵氏家谱、李氏家谱、张氏家谱……“姓氏”是家谱的唯一标志。也知道,女性一般是不能上谱的。还知道,家谱都是老人家才看的,年轻人都不爱看。
    蔡先生说,这是一个误区,也是古代对女性的歧视。“我们做的家谱中女性不仅要上谱,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女性的婚姻关系,数据库连接到另外一个姓氏,建立了这位女性的兄弟、父母、侄儿的家族谱,通过岳母、母亲、女婿连接到其他的姓氏家族,建立家谱数据库,形成一个有‘姻亲’关系的多维的数据库,将一个纵向的、单一姓氏的、以男性为主线的家谱,变成了横向的多姓氏的、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多维的‘家族谱’。”
    蔡先生认为,这样的一个“家族谱”不会形成单一姓氏的一家独大,既保留了姓氏的文化传承,又突出了家族关系,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团结。随着家族的发展,数据库的完善和充实,中华民族都将成为一个大家庭,真正实现“我们都是一家人”。
    不仅都是“炎黄子孙”,还都是亲戚,不仅千百年前是一家,现在也是一家人。
    到这里我才真正了解了,蔡允中先生的“无女不成谱”和“姓氏不是家谱的唯一标志”的含义。
    对于“爷爷喜欢的家谱,孙女也喜欢!”蔡允中先生是这样说的,过去的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大谱,印数很多,每本的内容都一样,基本上没有可读性,每个人的记载只有几行字,甚至只有一个名字。
   “家家有谱”的制作方式是利用现代化的按需印刷系统制作,每一部家谱都是个性化的,最主要的是,共性的内容是系统提供并能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内容可以是老一辈的故事、传说,可以是年轻人的想法和经历,还可以是小孙女唱歌、跳舞、弹钢琴的照片,涂鸦、画画、作文,得到的奖状、奖牌和各种荣誉。
    可以有全家福、老照片,有奶奶的故事,还有亲友的评说。
   “家家有谱”结合了老人的传记,儿童的成长手册,更是一本家史、家传。
    每一部“家家有谱”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新家规、新家训,通过它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
    这部图文并茂的“新家谱”,不仅爷爷喜欢,孙女也喜欢!
    为了推广这个项目,蔡先生还拿出了1000万元,为1万个编撰“家家有谱”的家庭免费用宣纸印制精美的家谱。还设立了特等奖、一等奖……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蔡先生在退休前就从事“家文化”研究,免费为别人修“家谱”,为此投入了毕生的积蓄。退休后还担任了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家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为台湾的蔡氏宗亲修家谱,他一年去金门十多次。
    做着做着,刹不住了,从做公益到做成了一个大项目。蔡允中成立了好几家公司,有老家的、省会城市的、还有北京的,租了好几百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有几十名员工,每一个姓氏一个网站。公司每个月的开支达数十万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入一分钱。
    他说,“我在老家成立的公司名称是‘福建省天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国家这么重视传统文化,这就是百年不遇的‘天时’!”
    他的终极目标是将《中华家谱》编撰成功,他说,一个小家族的家谱是一个小家族的百科全书,《中华家谱》就是一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百科全书,这是一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工程。
    他说,在有生之年,能完成首期收录1亿人的数据,录入字数达100亿字,并制作出一部全世界最大的家谱,就死而无憾了。
    蔡先生给我描绘的这部巨著《中华家谱》的成品,总厚度66米,总重量100吨。制成后将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看着蔡先生坚毅的眼神,我想他的这个愿望一定会实现。

 

共渡网微信公众号:hds14190135_db-hds14190135_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