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也要进家谱?

2017/4/11 16:31:0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中华姓氏

与时俱进  枝繁叶茂

在续写修缮家谱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女儿是否能够入谱等问题总会收到许多疑问和不同的意见。

    现在许多人在续修家谱时倡议男女均可入谱。为何提出这样的倡议

首先从传统家谱形式说起。时,续写家谱的过程中,女子同样列入家谱并注明次的并非少数。在世系中也有写上女儿的,因为家谱是以父亲血缘(姓氏)为主线,儿女都挂在父亲一支的世系后边,唯一不同的是儿子的后代也继续会列入家谱内,其子女继续挂线到世系上,而女儿(除招赘改本姓外)的子女就不再挂线(应该在其丈夫家的世系上)。

用树来形容家谱,将儿子比作树枝,可继续发展向下延续分支;而女儿就是树叶,可添光加彩,却无法延续分支。

而现今摒弃了古时重男轻女的习俗,女儿同样血脉的传承,与儿子无异,任何家族都应该追求:与时俱进,枝繁叶茂。

在古时,《李氏家谱》中便有记载:“吾族自乙酉前以节烈著者備载前志,惟伯柱曾伯祖之长女歸庠生赵作梅,少寡旌表,今考博山县志于乾隆七年崇祀节孝祠。”虽说记录的而是早年丧女,守节抚孤,但也证明了古时便将女子后代的事迹也记录入家谱中的例子。

女儿的荣耀同样也家族的荣耀虽然如今守节是封建思想,女性能够获得的荣誉也不再仅限于相夫教子,而是与男子相同,可建功立业,兴家旺族,独当一面。既然女儿也可以有如此之多的光宗耀祖之能,同样是至亲血脉,同样是家族的骄傲,将女儿列入家谱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其次当今众多续写修缮家谱的范例,基本都体现新时代、新形势的家谱是联系亲族彼此帮助、激励督促并传承家族历史文化和袭承良好家风的渠道,而不是复苏封建家族制度的道具,男女均入谱已经非常普遍。

之所以现在仍有“女人不能入谱”的声音存在,其误区就在于没有见家谱原貌,大都是听说或臆想的。就像如今把“妇女守节”的吃人礼教都归到孔子身上一样,其实孔子唯一的儿子孔鲤五十岁早世,按说七十多岁的孔子与孙子“一老一小”都需要照顾,但孔子尊重儿媳,同意其改嫁卫国庶氏,儿媳去世时还让孙子前往卫国祭祀母亲。这与后来提出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程颐、朱喜宋儒学完全不一样,因为后者已经论为统治者帮凶而缺少人性关怀,与孔子倡导“以人为本”的原儒学思想相去甚远。《论语·颜渊篇》“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早在1793年和1795年就写入了法国人权宣言。但歧视妇女也并非中国文化独有,大名鼎鼎的美国哈佛大学在1969年之前都是禁止女生入校的。如今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世界文明也同样包含着中国文明的精髓。我们不能再固守过去一些陈腐的东西。

所以尽管对于女儿入谱尚有许多人存在不同看法认识,但共渡网的家谱支持男女平等的观念,会员在建立家谱时同时生成父系家谱和母系家谱,并冀望男女的社会地位能够因为这些小小的创举而更加彰显平等。不仅是实际的地位,也是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平等。

总之,倡大家在理解家谱概念时,采用积极的理念,而不是固守封建保守的思想。让家谱体现出时代风貌,唯有与时俱进才能不落后于当今社会的现实发展,也唯有家族团结和睦、结成一心,才能同创造和睦美好生活。

 

共渡网微信公众号:hds14190135_db-hds14190135_db